第902章 幽州八瞎子_楚兵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深秋染黄了大地,也染黄了幽州。

  对比元始三年黄河决口,

  元始四年,是一个丰收的年份。

  内城中,矮墙院子里,上好的青砖平地,全是麦子的海洋,

  黄灿灿的,是农家汉子最安心的颜色。

  从宣文门到宣武门,从广安门到皇城宫墙,到处都是堆叠的麦子,

  有散开的,有成小山丘的,还有刚刚才铺开的。

  走在内城里,一股晒麦枯味,混合着灰尘,扑面而来。

  武川老族人大多笑的憨傻,仿佛这好日子,多活一天都是挣,

  他们时不时笑呵呵的跟瞎子打招呼,

  唠叨唠叨地里的收成,谈谈哪家儿孙又调皮,气坏了祖父祖母。

  孩子们成群结队,大的带着小的,四处在麦堆里捣乱。

  惹得恶婆娘们,抽起木耙子就打,

  大的嬉笑着一哄而散,留下小的,红扑扑的脸蛋,在原地哭泣打滚。

  “呦,瞎爷啊。您老还康健呢?我四儿在西海,说那边有雪……雪花挺补的,过几天就给您弄来了。就,就是我担心,那玩意化了。”

  “雪莲花!屁大的字不识一个,还学人家办教司。”八瞎子鄙夷道。

  “嘿嘿……那不是挣点钱嘛?现在科举士子可多了,焦六傻子都行,咱凭什么不行?”

  “焦六傻子缺德?你也缺德。科举什么情况,你还不知道?”

  河北之战,

  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了,

  但直到今天,哪怕走在幽州内城里,八瞎子还是心有余悸。

  太凶险了。

  当时梁军五十多万,已经打到了幽州、沧州一线,后方还来了窦柱、商延道的六万援军。

  那时候在燕郡,八瞎子都在着手关外防线了,

  最终二当家不负众望,击败扬重楼,全据河北。

  十几年前,八瞎子做梦时,最大的愿望,

  就是能在太原,置上千亩良田,当个土财主。

  谁能想得到,小小的青山寨,变成了大赵国。

  元始四年。

  帝都幽州,繁华无比。

  外城熙熙攘攘,每日市坊人流如潮,喧嚣不止。

  但内城却显得极为宁静,这里都是北疆的老族人,

  他们还没习惯两进、三进的高墙大院,

  修的宅子,依旧跟农家一样,

  半砖墙,几间瓦房,院子里两棵大树,屋外留了晒麦子的硬地。

  这穷苦人呢,看来有穷苦根哦。

  不过这样也好,串家走巷方便,没事跟老族人说道说道婆娘。

  程家府邸,

  刚过东南门,八瞎子就听见了田婶吆五喝六的声音。

  门口左侧的私塾房里,大小孩子扎堆,

  看见瞎子来了,还怪有礼貌的,集体笑嘻嘻的叫了‘瞎祖爷爷’。

  瞎祖爷爷?瞎了狗眼才对。

  一个翰林院榜眼,瞎子感觉整个内城的族人都来蹭课了。

  薅羊毛也不是这么薅的!

  这些程家的无耻之徒,

  赶明年,八瞎子再不听田婶那个蠢妇的,一定要收银钱,还要大收。

  “今年的麦子好多,瞎子,多建几个谷仓呗。”

  “还……还建呢?家里六个了,不知道的,还以为这里是粮仓呢!”

  过了垂花门,大堂前院,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。

  赵国财政烦心,家里更是糟心啊。

  八瞎子一只眼瞪着婆娘,没好气的道,

  “两石米一年饭,咱家现在六千石,连外面那些小孩一起算,不过两百人。”

  “到时候清陈粮的工钱,比特么卖出的粮钱还多。瞎折腾……”

  大堂前院,

  膘肥体壮却身着华服,晒几百钱的麦子,却划破几贯桑锦绣花服的田婶,又开始咆哮了。

  打从娘子军退下来,田婶就越来越暴躁,

  八瞎子不禁摇摇头,当初猪油蒙了心,眼睛瞎了,才娶了这个恶婆娘。

  陈粮还想卖六百钱一石?

  妇道人家,头发长见识短,

  没人比瞎子更知道赵国有多少粮!今年河北大熟,秋粮一来,

  粮价到时候,估摸着跟长工搬运价差不多了。

  程家三进的府邸,

  有倒座房、中堂、后院。

  此刻,后院清净之地,却是兵马如林。

  连长廊门口,都站满了披坚执锐的武川兵卒。

  八瞎子这样元老,自然是可以畅通无阻。

  后院大屋门口,宫女太监们,对八瞎子行了赵礼。

  十几个新晋的武举子弟,一个个昂首挺胸,朝气蓬勃。

  见到墨圣来了,他们甲胄响动,集体行了军礼。

  瞎子一边挥手,一边叹息着往前走,

  还没进门呢,就听见了皇帝周云的声音,

  “有法可依,有法必依。”

  “赵法还是摸着石头过河,如果出现问题,要随时改进……”

  “四百钱……说两次了。”

  “记住了四百钱是粮价底线,如果出现低于四百钱的情况,各郡官仓,直接收粮。”

  “陛下,那恐怕银钱不菲哦,至少三百万贯起步,户部那里……”

  说曹操,曹操就到。

  程家府邸,夯土大通铺上,刘庶身着紫色官袍,躬身行礼,正要表达了担忧。

  却见后院大通房门口,八瞎子已经来了。

  “户部没有问题。如果是平抑粮价,瞎子让刘福跟杜齐明合计好,拿一套策略出来。”一进小朝会,八瞎子立刻找到了状态。

  青山寨四当家程知重,古稀大寿。

  如此大事,就连皇帝周云,也都早早的来了此地。

  周云清楚,赵国能有今日成就,大财政官八瞎子功不可没。

  同样的,赵帝周云暂且也在此处,商议小朝政。

  屋里人不多,堂下是刘庶、贺诗楚,两位尚书元老。

  屋内主位,赵国皇帝身覆幞头龙袍,鎏金腰带,

  左侧挂着金戴,身后有一柄武川短剑。

  此刻,皇帝居左,皇后居右,

  在这一瞬间,小小的夯土后院,下人们的大通铺里,

  竟然决定着,赵国三万里疆土的大事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喜欢楚兵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