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 水战襄阳:孙贲落江,蔡瑁藏私_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在刘备阵营之中,独关羽深谙水军之道,此两万精锐之士,却乃为孔明而携。

  只因阿斗所言:相父有领军之能!

  途中,诸葛亮直言:“主公,此之精锐,可许我两千调遣?”

  刘备大气笑了笑:“军师若要,此两万尽由军师指挥!”

  诸葛亮摇着羽扇摇摇头:“两千足矣!”

  刘备又好奇相问:“可否告知,军师差两千军卒作何之用?”

  诸葛亮直言道:“乃探查天相水文,洞悉阴阳变化,以作破敌之略也!”

  刘备点点头,又问:“今此助云长,我不便留于军中,可于何处驻扎?”

  刘备尊为主公,若久留于关羽营中,就会动摇关羽军令的权威性。

  最理想的办法是,于别处驻扎,与关羽军呈互助掎角之势。

  诸葛亮未假思索:“主公宜于汉江上游三十里处安营扎寨,可防曹军暗渡袭营!”

  “甚善!”

  另一边,孙贲所率水军尽数停泊于西港。

  听闻蔡瑁护卫自己首批船队被关羽突袭,损失颇重,孙贲怒形于色。

  但他恨的不是关羽。

  乃是蔡瑁!

  遥想孙策掌江东之时,多与荆州水军争雄于江渚之间。

  纵然后来孙权掌权,孙贲再无征战之机,但对蔡瑁这些荆州将领的恨意是刻在骨子里的。

  今见蔡瑁护卫不力,难免痛斥宣泄一番。

  “荆州水将,莫非皆为庸碌之徒?”

  此语传至蔡瑁耳中,蔡瑁亦火冒三丈。

  然念及孙贲乃曹操姻亲,己相较之下,自己终逊一筹,遂强抑怒火忍着不发。

  犹自怨叹:“若有吾姐在曹营,又何惧你乎?”

  数日后,刘备与关羽军会师襄阳。

  此时,秋雨如丝,绵绵不绝。

  军卒多身披蓑衣,仍觉丝丝寒意。

  大帐之内,刘备问及战况,关羽抱拳感慨:“近几日交战频多,虽胜多负少,亦颇感艰绝。曹军得孙贲蔡瑁,其水军战力骤增,强悍非常,难得完胜也!”

  以关羽之傲,能说出此言,说明形势已经非常严峻。

  只因曹操亲率的南下大军,乃天下至强之师。

  徐庶也感慨道:“孙贲、蔡瑁素长于水战,荀攸、程昱皆智谋渊深之士,曹军战船如云、士卒如蚁。吾军自忖力有未逮,岂敢贸然与之强攻对垒,唯以周旋迁延之策,徐图良计也!”

  诸葛亮问道:“孙贲、蔡瑁谁为水军主将,谁为次之?”

  徐庶抚髯道:“此曹操水军,以孙贲为主将,掌丹阳水军,驻于西港,蔡瑁副之,掌樊城水军,驻于东港。此二人素谙水战之法,且善于揣摩我军战术,加以效仿。”

  诸葛亮淡然一笑:“元直以何应之?”

  徐庶亦笑道:“未做应对之法。”

  诸葛亮羽扇轻点徐庶:“不愧元直也!”

  刘备一怔,未解其意。

  诸葛亮想了想,又道:“此无妨也!云长,今晚子时可以斗舰速袭曹军西船港,至丑时之末前务必撤军回港可得大胜!”

  关羽得计,命甘宁率斗舰夜袭曹操西船港,撞舟发力撞破诸多战船,再由斗舰以缆绳拉回撞舟,复撞其他战船。

  曹操大怒,命孙贲登船迎敌!

  孙贲得令,立刻命大军登船,以围剿甘宁船队。

  面临孙贲大船,甘宁全然不惧,生生拖到丑时之末临近寅时,才率船队归逃。

  孙贲大怒,乃率船队追击。

  然行至江心,暴雨突至,江面开始翻腾。

  狂风卷着骤雨,战船剧烈颠簸,士卒慌乱,船队瞬间大乱。

  甘宁虽觉此雨来得突兀,然其麾下皆为江陵水军精锐之士。平素熟谙水战,数月间又经关羽严苛训教,即便骤逢暴雨,众人亦镇定自若,并无慌乱之色 。

  在甘宁的指挥下,船队钩联在一起,纵然起伏颠簸,亦有序往船港靠近。

  而孙贲的船队就不一样了。

  孙贲虽擅水战,船中亦有部分老练水军,然麾下士卒大多新练。

  其本多为北方之人,即便经数月教习略通水战之法,也不能与江陵久训之精锐相提并论。

  骤遇此暴风雨,猝不及防,阵脚大乱。

  孙贲举旗大喊:“勿要慌乱,扶舷握桨,转舵归航!”

  然呼声淹没于风雨呼啸,士卒们在汹涌波涛间东倒西歪,战船失控相撞,新练水军在甲板上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,有人紧抓船舷,有人失足落水,有人哭号求救,哪还有人握桨划船。

  数艘大船和数十艘斗舰横在江中不知所措。

  大雨呼啸,点不起火把。

  乌云密布,又遮住了月亮。

  江面之上,漆黑幽暗,如同墨染的深渊。

  唯间或有电光乍闪,将江上孙贲的仓皇船队,映照出寥寥剪影。

  曹操惊怒,问询蔡瑁:“可救其归来?”

  蔡瑁抱拳,朗言道:“末将可救,然水浪太大,只可选精锐水军随我而去!”

  曹操应允。

  蔡瑁遂亲领数艘援舟队入江相救。

  蔡瑁手下这些人,以原襄阳水军居多,也都是精锐。

  自然也知道怎么处理应急状况。

  他们以缆绳连接战船,船与船见十步左右,水军划桨而至孙贲船队附近。

  孙贲见援舟近至,大敲主舰铜锣以作呼应。

  有军卒似乎听见,告知蔡瑁。

  蔡瑁回答:“乃是雷声。”

  遂率援舟去救其他战船。

  至清晨,暴雨渐消,蔡瑁接应回战船十余艘,唯不见孙贲主舟。

  曹操大惊:“未曾见伯阳主舰?”

  蔡瑁惶恐而言:“末将尽力寻之,却未得见也!”

  便在此时,有军卒来报:“孙将军船被雷电劈伤,翻江落水,攀木泅水而归!”

  曹操悬着的心方才落下。

  得去见之,孙贲盔甲尽落,抖多筛糠,狼狈得让人不忍直视。

  蔡瑁无奈叹气:“孙将军,吾已竭尽全力援救,奈何未能成功救得将军!今见你得归,我甚幸也!”

  孙贲冷目而视蔡瑁,他岂能不明白,当时雷电闪过,蔡瑁援舟与他的主舰近不过数十步,决然不至于听不清铜锣声。

  然而现在,自己追击敌军狼狈败此,人家蔡瑁却救援有术,立了大功。

  纵然心有怨气,也只能咬牙切齿,先藏在肚子里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