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诸葛亮初归隆中_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刘备试探着提出了安置单福家眷之事,没想到他震惊之余,还说自己“已有安排”?

  可按阿斗所言,他只身前来新野,并未安排家中老母,故而才使其被曹操拿去。

  才有了后来徐庶入曹营见母之事。

  现在怎么说“已有安排?”

  莫非,他故意以此托词?

  还是防我要拿其家眷?

  那可要坏大事啊!

  想到这,刘备做了一个违背祖上的决定。

  他选择宁愿让徐庶误会,也要让他将家眷搬离颖川。

  想到这,他恳切诚挚的一抱拳,直言心中所虑:

  “军师请勿多心。移眷之事军师可自行差人安排,新野营中上到将军,下到军卒,均归军师调配,若不信新野之士,我愿出金,军师自行找人安排,军师想家眷安置在荆州也好,安置在江东也罢,全凭军师之意,备绝不过问。但只有一点,万不可将家眷留在曹氏之地!”

  “嗯……”

  单福也听出了刘备的顾虑,他一抱拳:“多谢主公提点。主公也请放心,在下亦绝无怀疑主公之心。在下确已让好友接母亲来荆州了。”

  “果真?”

  刘备有些诧异,若单福所言为真,那便和阿斗的话出现了分歧!

  怎么会这样?

  但转念一想,他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缘由。

  怕是徐庶听我提点,已知曹操可能会在他名扬天下的那一天掳其家眷。

  但又不好直言不让想我参与此事。

  若如此,那也好。

  只要他重视此事,定会今后的某一天将母亲安置妥当。

  只是不知先生刚才那番震惊之色,是否是对我之诚心产生怀疑?

  诚然,徐庶刚才的确震惊了。

  他无比震惊!

  震惊到无以复加!

  但不是震惊于刘备的人品。

  而是刘备今日所言,竟和他临行前一个朋友的告诫一般无二。

  他的那个朋友是谁?

  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诸葛亮。

  可诸葛亮又怎会知晓此事?

  若想知其因果缘由,我们还得把时光拉回到两个月之前……

  这个时候,刘备带赵云伊藉第一次入卧龙岗求贤不得,无奈之下去襄阳面见刘表。

  谁知,他刚走第二天,一青年便刚好出游归来。

  他看起来二十六七岁的年纪,身高八尺上下,身姿挺拔,气质优雅,短髯如墨,朗目如星,嘴唇薄隽,器宇轩昂,那身材和颜值简直是男人中的极品。

  他头戴雪白的纶巾,身披白练丝氅,手执白翎羽扇,口中含笑,飘飘然颇有神仙之气。

  不论你是男女,如果偶遇到他,一定会有种想结识的冲动。

  此人正是诸葛亮。

  诸葛亮一回到家,家中小童就帮他脱下了薄氅,他问小童:“我出游几日,可有客人来访?”

  小童想了想:“对了,昨日一个叫刘备的人求见。”

  “刘备……”

  诸葛亮平静的脸上露出惊愕的神色,忽然转身问道:“可是大汉皇叔,左将军、宜城亭侯、领豫州牧的刘备刘玄德?”

  小童抓抓头:“嗯,好像是这么说的……”

  “竟是他……”

  小童问:“二公子,你认识他么?”

  诸葛亮长舒了一口气,缓缓的坐下来,神色也凝重起来。

  他看着桌案上的书简,脑海中又浮现出当年在徐州的些陈年往事。

  那年,他才十二岁,家住徐州琅琊。

  也是那年,曹操父亲曹嵩途经徐州遇害。

  他亲眼看见曹操的青州军攻入徐州,士兵们打着为曹父报仇的名义抢钱抢粮,烧杀掳掠。

  无数的徐州百姓倒在了青州军的屠刀下。

  他的不少亲眷也死在那场浩劫之中。

  徐州刺史陶谦和北海孔融四处求援,他则跟随叔父诸葛玄奔波逃亡。

  而在青州军的铁蹄下,徐州的百姓皆命如蝼蚁。

  徐州一城一城的陷落,琅琊一关一关的失守,百姓一批一批被屠杀,徐州快保不住了,百姓也快要逃不动了。

  直到那个人来了。

  他带着关张赵三员猛将和五千兵马来了。

  其中三千兵马是他的,另外两千乃是向公孙瓒借的。

  那是他的全部家底。

  以此来抵抗曹操的数万青州军。

  他的兵马远不及曹操的多,装备也远没有青州军完善。

  但他手执双剑,义无反顾。

  一到徐州就指挥部队与青州军展开了激烈的大战!

  他的军队冲在了徐州军的前面,也挡在了徐州百姓的前面。

  最终,拖住了青州军,拖到了曹操后方出事,无奈退兵。

  徐州的百姓终于安全了。

  尚且年幼的诸葛亮抬头问其叔父,那个救徐州于水火的将军叫什么名字?

  叔父流着泪,怀着无比崇敬的语气说了五个字:“玄德公,刘备!”

  从此,这个名字便深深的烙在了诸葛亮的脑海里。

  自举家入荆州以来,琅琊诸葛氏再度发迹,诸葛亮的大姐嫁荆襄名门蒯家公子蒯祺为妻,二姐嫁荆襄名门庞家公子庞山民为妻,他自己则娶了荆襄望族黄氏小女月英为妻。

  黄氏小女的母系又是荆襄蔡氏,其父亲黄承彦和荆州牧刘表又是连襟。

  可以说,荆州最大的四个家族蔡、蒯、庞、黄皆与琅琊诸葛氏关系匪浅。

  这种条件下,诸葛亮想入仕为官不过一句话的事。

  然而,他却选择做一布衣,躬耕于草庐之中。

  大哥诸葛瑾早入江东,也曾问过他为何蜗居隆中:

  你看看为兄在江东混得多好?!

  你满身才华何必屈身于此?

  他却笑而不答。

  今朝,猛然听到刘备的消息,忽然感到胸中一团烈火就要燃烧起来。

  他食难知味,睡难安寝,脑海中全是刘备举双剑抵挡曹军的影子。

  好容易睡着了,却做了一个奇怪而冗长的梦。

  他梦见了刘备。

  梦中的刘备来到他的草庐中,请他出山相助,匡扶汉室。

  他受宠若惊,喜出望外,但仍拿捏出一幅高士的姿态,他想了解一下刘备的志向到底有多大。

  他礼貌的谦辞了一下,可刘备似乎下了某种决心,眼含热泪,苦苦哀求,身为皇叔,甚至不惜向年轻他十余岁的村夫躬身下拜。

  诸葛亮明白了刘备的志气和决心,也是这一刻,他决定将自己一生献给这个末路英雄。

  他展开地图,娓娓道来,开始为他构建三分天下之计……

  那一天,他们聊了很久很久……”

  这,是诸葛亮的第一个梦。

  当他梦醒之时,已是第二天的午后。

  妻子黄月英正用羽扇为她扇走入秋的蚊虫。

  他盯着棚顶的房梁久久不言。

  她发现了夫君神色有些异样,便问道:

  “夫君,你怎么了?”

  “没什么,做了个梦。”

  “什么梦?”

  诸葛亮沉默良久,淡淡的说了两个字:“徐州”。

  黄月英便不再问。

  第二日,诸葛亮又做梦了,这一次,他梦得时间更久。

  他梦见自己成了刘备的军师,助刘备击退了夏侯惇,但曹操举大军来袭,刘表病故,刘琮降曹,新野成了一座孤城,刘备的新野小县挡不住曹操的精锐铁骑。

  他向刘备提出了攻打刘琮占据襄阳的策略,以襄阳高城死拒曹操,可刘备说什么也不忍攻打侄儿。

  他便又向刘备提出退守江陵之计,江陵乃荆州重镇,那里兵马钱粮甚多。

  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,然数万新野和襄樊百姓弃城跟随,拖慢了南下进度。

  他再建议刘备弃百姓先走,咱先把江陵占了再说,刘备却断然拒绝了:“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,今人归吾,吾何忍弃去!”

  回想起徐州,诸葛亮猛然发现,自己好像还是不够了解刘备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