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5章 张鲁欲害诸葛亮,南郑城再度求雨_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张鲁真是又怒又懵。

  老君前番托梦诸葛亮,今番又托梦于杨松。

  怎么有啥话不能跟他张鲁说么?

  我才是道家正宗,玄门嫡派啊!

  你们老托梦于他人是何用意?

  还有,你杨松凭什么?

  杨松似乎看出了张鲁的疑惑和愤怒。

  然而,此刻的他竟丝毫不怕张鲁对此猜忌。

  因为他接下来要说的一番话,能解释张鲁心中的一切顾虑和疑问!

  “大天师你可知,你今日不来找我,我亦要见大天师你。”

  “乃为何事?”

  “诸葛亮于汉中所作所为,我早已尽悉。自天师暂离汉中之间,汉中上下,多为其术法玄言所惑,唯我对其半点不信!”

  “哦?”

  张鲁很疑惑,因为连他都相信诸葛亮确实会道门绝技,这杨松有何理由半点不信?

  “正因如此……”

  说到此,杨松凑近张鲁,低声言道:

  “老君知我不信诸葛亮,故而方得托梦于我,让我告知天师,诸葛亮乃方外妖道,非为正统?”

  “既如此,那老君为何不托梦于我?难道,他连我也不信?”

  以往多故弄玄虚的张鲁,如今竟句句实言。

  “哎呀!大天师啊,时至今日,你还蒙在鼓里啊!”

  杨松面露忧虑和痛苦之色:“老君乃托梦告知于我:那诸葛亮来汉中之前,乃用钉头七箭之术,做一小草人,背后一置符,上书大天师生辰八字。

  再以七枚钉头刺入小草人七窍之处。

  因有此节,大天师便无法再与众仙师托梦相见,亦无法修行玄门道法。

  即便相见,亦是诸葛妖道化形所现,大天师万不可信也!

  老君无法托梦于大天师,这才托梦于我,命我相救天师啊!”

  “什么?”

  张鲁看着杨松,眼神无比不可思议。

  再一想想,细思极恐。

  再想想前番阎圃言谈举止,必已被诸葛妖道所惑。

  如今看来,唯得杨松竟是其救命之人。

  张鲁沉下了脸,以近乎威胁的语气对杨松道:“你所言可是为真!”

  杨松亦看着张鲁,义正辞严道:“大天师,我与诸葛亮无冤无仇,他能用仙术道法救我汉中苍生百姓,我虽觉有异,但亦感觉并非坏事,我有何理由非害他不可……直到老君托梦于我,乃欲毁我天师道基业,松便再不能坐视不理!

  今我在此起誓,松今日之言,句句为真,若有半句虚假,甘受五雷之劫!”

  本来,张鲁虽也修行道法,但乃为证道长生,并不是对“托梦”这些玄虚的东西十分太信。

  但今见诸葛亮身兼道法无数,也不得不信其中自有玄妙之处。

  想想五张画前跪拜求术,却无半点回应,气怒之余,张鲁终于长叹一声:“怪不得……”

  而后,又问杨松:“你且说来,老君还有何言?”

  杨松神色恭敬,拱手言道:“老君梦中嘱咐:诸葛亮来我汉中,非为他事,乃为刘备夺取大天师的汉中基业。”

  张鲁点点头,这符合诸葛亮的动机:“你继续!”

  “今诸葛亮伪作天恩,愚弄百姓,如果仓促诛之,恐生哗变。

  大天师当首施祈雨妙法,以彰玄门道力,令汉中黎庶尽知仙术灵威。

  待民心归向,再于台上假老君降身之象,历数诸葛妖道僭越妄为之罪。彼时行刑正法,则众心归服,奸邪授首,我天师教门基业固若金汤也!”

  张鲁觉得此计甚妙,又微觉不妥:“假老君降身?此岂非弄虚作假?”

  要说张鲁在早些年间也曾假托过老君降世,诓骗世人,以彰道威。

  然今时不同往日。

  汉中上下,仙道之说深入人心,诸般术法皆为信众所崇。

  值此之际,纵然旧技可施,张鲁亦生忌惮之心。

  万一惹真老君不悦了怎么办?

  然而接下来张松的话,打消了张鲁的顾虑。

  “老君明察汉中时势,特允大天师为之,此乃顺应天命之举。大天师无需疑虑,只管依计而行便是。”

  张鲁抚髯思索良久,心中暗暗权衡:

  无论循神道之理,亦或度权谋之术,诸葛亮此临汉中,虽或有益于汉中黎民,然于天师道而言,其教统根基已遭撼动。

  他的目的,就是助刘备夺取我汉中。

  再继续下去,天师道再无民心,他的目的也就达成了。

  身为天师道第三代天师,他断不会坐视教门倾覆、基业沦丧!

  是时候搞死诸葛亮了。

  然而此刻,张鲁还有一个顾虑。

  “倘若,我杀诸葛亮,遭刘备嫉恨,又当如何?”

  杨松呵呵一笑:“主公无须担忧,咱们便举汉中之地,又拿诸葛亮之人头为状,投奔曹丞相,岂不是一举两得之计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张鲁似有为难。

  因为现在的刘备,实力太强。

  他也怕曹操保护不了他。

  杨松赶紧劝道:“主公,那诸葛亮曾设计伏杀曹纯,两擒夏侯,数次大败丞相大军,丞相对其深恶恨之!刘备原本是小县之主,无大才能!之所以能有今日基业,便是诸葛亮为其所谋!

  诸葛亮若死,刘备必为折翼之鸟,再无雄起之力!

  丞相大军必所向无敌!到时天下大定,天师有擒杀诸葛亮的大功,必位极人臣!

  此乃为天师道长远考虑也!”

  张鲁恍然一怔,他突然发现杨松所言,竟好有道理。

  于是便点点头:“便依公所言,速办祈雨之事!”

  “遵命!”

  很快,大天师要亲自祈雨之事,传遍了南郑城的大街小巷。

  百姓亦好奇大天师的道法和诸葛天师相比谁更强一些。

  诸葛亮也听到了这个消息。

  他沉思片刻,凝重的点点头:“看来,有人欲害亮于此!”

  赵云立刻紧张起来,语气也充满了杀气:“军师,云当如何?”

  “子龙不必担忧!”

  诸葛亮胸有成竹的笑了笑:“到祈雨之时,你与我共去,看我于万千南郑百姓面前,巧辩于他!必使他伪言尽破,道统尽毁!”

  见诸葛亮依旧如此自信,赵云放下心来。

  然而,这一遭,出了一点意外。

  杨松没算到,诸葛亮也没算到。

  本来,杨松按照诸葛亮书简所言,再次筹备了祈雨台。

  后择晨暇遍布之日,天云滚滚之时,设坛祈雨。

  其坛场布置、法事仪轨,乃至所用符咒法器,皆一一效诸葛亮旧制,丝毫不差。

  唯有一件事并不相同。

  诸葛亮祈雨之时,登台作法,乃用一桃木剑。

  而张鲁这次祈雨,也是登台做法,用的是张道陵传下的斩邪剑!

  没错,那是一柄铁剑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