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曹操阳谋无解,刘璋无奈奉命_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不仅仅是刘璋,随刘璋至此的蜀中官员皆面有惊愕之色。

  按说皇帝诏书,邀你赴京,以示宠信。

  接下来必封侯列爵,官至极显,光宗耀祖。

  这可是祖坟烧高香的大好事。

  可偏偏却在这个节骨眼上。

  这很难不让人怀疑一个问题。

  这到底是陛下的旨意吗?

  看着曹操恭恭敬敬收起圣旨,送黄门出堂,刘璋张大嘴巴,大脑一片空白。

  他回头看身旁的王累,向其求助。

  却不想,此时王累竟也是一脸怔忡惶惑的表情。

  显然,此一节亦出乎其意料之外。

  接下来怎么办?

  承认这是圣旨?

  那就要老老实实去许都面圣。

  且不说要离开自己的肇基之地,失去赖以生存的资本。

  而这一路上道途险巇,前路茫茫,究竟会生出何样变故,实难预料。

  那么……

  不承认这是圣旨?

  若不去,必坐实违旨欺君之罪。

  届时曹操即便加罪于吾,亦师出有名。

  如之奈何?

  如之奈何啊!

  刘璋还在胡思乱想,却见曹操长叹了一口气,走到刘璋面前,扶起刘璋:“季玉贤弟,圣旨既已祗承,无需长跪,速起罢。”

  “丞相,这……”

  “你看,孤本欲留贤弟镇抚蜀中,然陛下玺书既至,吾等食汉禄、为汉臣,安敢违逆圣意?”

  刘璋也有些急了,竟脱口而言:“丞相,这到底是你的旨意,还是……还是陛下的旨意啊!”

  闻听此言,曹操眉头皱凛,微怒道:“季玉贤弟何意,莫非诬陷我曹孟德拟矫诏,假传圣旨乎?”

  此言既罢,其身后一员虎将怒目一哼。

  与此同时,大帐之外,亦响起甲胄摩擦之声。

  刘璋吓得睁大眼睛,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答。

  是的。

  现在他明明知道,这就是曹操拟的矫诏,可他有什么办法拆穿?

  看着曹操的怒目,刘璋诚惶诚恐。

  刘璋带着哭腔道:“丞相,我……我只是不解,许都与益州山高路远,怎么……怎么我一到绵竹,酒宴未竟,这圣旨就到了,未免……未免太巧合了吧!”

  曹操颔首,一脸爱莫能助的叹息道:“确实有些巧合,然此乃圣意。孤身为人臣,又能有什么办法?”

  一句话,把刘璋怼得无言以对。

  “这……这……”

  直到此时,刘璋才真正明白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这七个字的意味着什么。

  “丞相,莫非要杀我乎?”

  刘璋若非惯持体面,强装镇定,此时真的会哭出声来。

  “季玉贤弟此言何意?你乃有功之臣,孤何必杀你?”

  “丞相曾答应我,让我统领益州之地,这一去许都……”

  “季玉贤弟但放宽心。汝所言三事,孤必一一依从。纵汝仍为益州之主,亦无不可。

  今只须暂赴许都,若陛下允汝还归,仍可镇抚益州也!

  若陛下不允,贤弟亦可坐镇许都,遥领益州!

  岂不甚好?”

  刘璋再傻也明白了。

  此去许都,还能有归来之机么?

  一旦得入许都,话语权尽在曹操之手。

  或许到时候以皇帝名义给个由头,面也不见,就让你留在许都。

  你又能如何?

  运气好,软囚于许都,终生不见天日。

  运气不好,没准走在半路,便死于非命。

  此乃阳谋。

  令人束手无策的阳谋!

  面对这阳谋,刘璋并无半点撕破脸的勇气。

  因为此时若不撕破脸,貌似还能提一些要求。

  只要撕破脸,曹操就能以其违抗圣旨之由,斩其于席宴间。

  事已至此,刘璋又做了一个天真的请求:“丞相,既如此,可否容璋暂返成都,稍作安顿,再赴许都?”

  “不可!”

  曹操摇头:“陛下催迫甚急!岂容迁延久候?贤弟若有诸事未及料理,可修书寄往成都,孤当代贤弟转达。”

  “这……就三日,三日还不行吗?我……我实在舍不得……”

  “唉!”

  曹操叹了一口气:“便如此,以愚兄为保,贤弟暂留绵竹三日。此三日内,可修书至成都,传谕汝之嘱托。”

  留绵竹三日,和没留也没啥区别。

  此时王累站起身,冷然道:“丞相,我主好意来投,莫非要逼反我主乎?”

  “你说什么?”

  许褚站到曹操身旁,按剑而视,声若奔雷道:“此乃圣上旨意,我家丞相不愿违抗圣旨,这还有错?”

  王累亦按宝剑,双方怒目对峙。

  接着,刘璝、泠苞、李恢等亦拔剑。

  于此同时,曹操麾下众将亦拔出宝剑。

  而此时,便闻帐外刀剑出鞘之音此起彼伏。

  显然曹操准备充分得多。

  王累举剑,亦慌张四望。

  他自不惧死。

  乃惧主公刘璋之安危。

  却闻刘晔冷嗤道:“王将军,汝岂欲陷刘季玉于乱臣贼子之境乎?”

  王累怒道:“刘子扬,你也是刘氏宗亲!”

  刘晔坦然一哼,朝许都方向一抱拳:“我为刘氏宗亲,故不敢违抗陛下圣旨。你却教刘季玉抗旨,你居心何在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王累瞬间明白,自己已陷入一个两难之境。

  刘璋心思,既已如此,莫再徒生争端。

  或许,真是陛下圣旨也说不定。

  “放下剑,放下剑……”

  刘璋实不忍部属血溅于此,屡加恳请,令众皆释剑。

  而曹操只一个眼神,众将皆颔首,收剑入鞘。

  刘璋颓废道:“好,我去,我去便是……”

  曹操闻此言,并未计较前番争执:“此间至许都,荆襄道不可行,须得北上汉中,绕雍凉之地,故山遥路险。季玉贤弟可于绵竹暂歇三日,稍作备办,三日后北上阴平,迂道归许都。”

  “下官……遵命!”

  曹操真的给了刘璋三天。

  刘璋乃寄信于成都,告诉刘循自己乃奉圣旨去许都面圣。

  此非不妥之言。

  可不出意外,这信又到了曹操手里。

  曹操拿着信,淡然一笑。

  遂命部下擅作伪书者,模仿刘璋笔迹,又修书一封,言丞相之厚待,让刘循率成都文武出城请降。

  后命人送递于成都刘循处。

  再速修书于于禁。

  命其于汉中半途,伪作诸葛亮之军。

  半途截杀刘璋于汉中之地,以便嫁祸于诸葛亮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