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4章 周瑜困守孤堡,刘备全力驰援_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此时此刻,周瑜正困守孤城。

  然而,他守的不是合淝主城,而是合淝城北的一处旧驻烽燧堡。

  原来,此时此刻,合淝城粮绝,他高举主帅大旗,高调出城,引来夏侯惇大军围攻。

  周瑜却打了个出其不意,佯作往北方大路突围,引魏军齐聚北方大路,他却调转马头,趁虚折返,反攻下这座地势险要的燧堡。

  这令夏侯惇大为意外。

  周瑜放弃更为坚固的合淝主城,不去突围,反夺燧堡,到底何意?

  但就是因为猜不透周瑜的想法,才致周瑜能够轻易得逞。

  这么看来,夏侯惇好像也没损失什么。

  反而于此战获得巨大利势。

  他一面命乐进速从北门入合淝主城,一面命张辽加固坚守北方大路。

  因为只要堵住这条路,周瑜就是瓮中之鳖。

  但周瑜心中十分清楚,他手上兵力虽然多过张飞,但多为役卒运兵,精兵并不多,想突围难如登天。

  况且,他的目的也从来就不是突围。

  他知道,南门一开,张飞韩当带兵,合淝主城断难坚守。

  不如尽最大可能,于城北吸引曹魏之兵力,给城南张飞的突围创造机会。

  看着堡下黑压压的一片魏军,周瑜英俊的面色微显扭曲:“张翼德,若得时机,汝万要逃脱此境……”

  张辽数次率队进攻,皆被周瑜挡下。

  论冲锋陷阵,十个周瑜也不敌一个张辽,但论据险而守,周瑜却不比张辽逊色半分。

  他拖着病重之体,在堡墙之上往来调度,使张辽一时间无计可施。

  但虽说无计,那就不用计。

  强攻而夺!

  虽说攻城士兵损失惨重,周瑜损失亦是不小。

  不少军卒因不常交战,见此场面,已心生惧意。

  周瑜却以剑指天,振臂高喝,对麾下将士道:“诸位!汉帝大军已在途矣!若能坚守至黄昏,陛下必携重兵来援,解我等于倒悬;只要撑过此战,尔等皆可身负功爵,荫泽后世!”

  其实,周瑜对军卒说了谎。

  他知道刘备几乎是不可能来了。

  坚守至黄昏,就是要让夏侯惇无暇去南城找张飞的麻烦。

  而这个代价,就是自己和这数千士卒的性命。

  周瑜说动了他们。

  人生在世,草木一生,谁不想名垂青史,谁不想建功立业,谁不想恩泽子孙。

  况且,依周瑜所言,坚持到黄昏,好像也并非不可能之事。

  军心稳定下来,便能够指挥。

  能够指挥,便能与敌相抗。

  故而,张辽纵有优势兵力,始终未能攻破周瑜的最后防线。

  此时夏侯惇已暂生焦躁之心,持马鞭指那驻烽燧堡,对张辽道:“文远素以悍勇着闻,不输关、张,昔年白狼山一役大破乌桓,威名远播,后又生擒吴主,名震天下,今怎连周瑜这等困守孤堡之人,竟迟迟未能拿下?”

  张辽被此言所激,亦心生好胜之心,于是请命道:“大帅,再允末将一次机会,这次拼死力战,必可夺下孤堡,生擒周瑜!”

  夏侯惇颔首道:“好!本帅便再予你一次机会!此战若不能克敌,就由本帅亲自督兵,以克此堡!”

  于是,又允张辽两千精兵,再度攻堡。

  ……

  另一边,刘备与庞统、法正共议营救之策。

  法正悄悄献计:“陛下,今合淝主城已被魏军所夺,周瑜若存,今必在城外,夏侯惇大军若想困周瑜亦必在城外,我们可佯救周瑜,却反攻合淝,可复夺合淝城池。”

  庞统和周瑜还是有些交情在,不愿周瑜死得不明不白,与刘备献计道:“可佯救周瑜,反夺夏侯惇,到时可以夏侯惇相置周公瑾,或可夺合淝城池。此两全之策也!”

  然而,刘备明白,这两计其实都是吴将周瑜作献祭之饵,于己方谋取重利。

  相较之下,庞统之计虽然略显稳妥,但还是风险极大。

  周瑜于此时,必已入困境。

  同样的兵力,如去全力执行一个任务,想擒夏侯惇的难度,可要比救周公瑾的难度大得太多太多了。

  所以,这一次,刘备并没有采纳两位谋士的意见。

  而是凛然说道:“周公瑾为解合淝之困,以身为饵诱敌,今身陷险境,我等岂能弃之不顾?纵使擒夏侯惇功大,亦不及救忠臣义士要紧,当以全力救周公瑾,再做他议!”

  庞统献言道:“陛下,我军三路兵马,皆疾兵速行至此,未带攻城重械,粮草辎重亦所携不多,又收容如此多的降兵。若不攻入城池,恐粮草不济,难于此地久战。”

  言外之意,就是不趁此良机夺下合淝城,这一次恐怕就难以夺城了。

  但在刘备看来,如果合淝和周瑜让他选一个,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周瑜。

  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。

  此时此刻,倒不如全其信义,亦不负周公瑾舍身诱敌之义。

  刘备遂慨然道:“军中粮草,尚有吾儿刘封运粮五万斛可解燃眉。无论如何,朕断不可负公瑾舍身救三弟之情!当以全力驰援周郎,至于攻克合淝,可暂置其次!”

  庞统之计虽未被采纳,仍抚髯感慨,陛下之义,绝非虚表。

  为其臣下,乃千古难逢之幸也!

  法正亦有同感,细想周瑜与合淝相比较。

  貌似还是周瑜更重要一些。

  因为有了他,攻打合淝似乎也不是什么困难之事。

  另外,江东之地尚未完全归附。

  当务之急,也的确不该在合淝久缠。

  先把周公瑾救下,收众吴将之心。

  然后立刻班师,可将江东六郡彻底纳于己手,以免背后生乱。

  于是,拿着地图,再度献言:“陛下,今合淝南门已闭,若欲救周公瑾,穿城而过已非良策。可从城东绕行,转攻北路魏军大营。彼处地势开阔,难设伏兵;且我军至此,若周公瑾尚在坚守,见援军至,亦能提振其部士气,重燃希望。”

  这一条计策,刘备果断采纳。

  “好,便依孝直之策!”

  说着,拔剑一挥,凛然道:“众将听令:各率所部兵马,速往城东集结,营救周郎,不得有误!”

  众将轰然应喏!

  尤其是东吴诸将,已热血沸腾到极致。

  各个摩拳擦掌,眼中满是急切与决然。

  正此时,韩当大腿和手臂包裹着创药,在丁奉的搀扶下走上前:“陛下,请允韩当参战。”

  刘备观此老将,须发参雪,却战意浓浓,心有不忍:“卿已负伤,暂且休息,朕亲往去救周郎。”

  韩当神情激昂,慨然奏道:“陛下,此战若置身事外,韩当必抱憾终身。臣还拿得起宝剑,骑得上战马,请让臣去吧!”

  说完,跪在刘备面前,一拜到底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