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4章 塞北地曹操生怒,凉州城不疑生疑_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是曹操入草原后,迎来的第一场败仗。

  本欲派使与北匈奴结盟,却遭胡军偷袭大营,一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,令曹操惨遭大败,营中女眷被抢走无数。

  就连曹操常御之女,亦被人夺之。

  曹操也纳闷。

  孤与匈奴并无深仇大怨,甚至在中原时,亦有结好之礼。

  何故如此?

  遂召张合问其故,张合狼狈叹气:

  “末将亦茫然。胡骑骤至时,臣念及两军无隙,欲遣能通胡语者往释来意,冀止干戈。然匈奴兵将如衔恨久矣,见我军兵马,不由分说便举刃相向,那通译之臣当场殒命,连半句辩解之言亦未能传。

  彼辈唯以屠戮为念,誓灭末将所部,末将拼死力战,方得孑身脱逃,实乃罪该万死!”

  曹操未怪罪张合,而是气得拍案大怒:“竖子无状,孤要踏破匈奴。”

  “丞相,且慢……”

  荀攸探手相阻。

  曹操强抑怒气:“公达,还有何言?”

  “丞相昔日所结好者,乃是南胡呼厨泉部,与我朝素来有通好之谊;而今我等身处之地,却是北胡疆域,汉化程度远逊南胡,此部与我大魏的亲善之情,较南胡要淡薄许多啊。”

  所谓北胡,不仅仅包括北方匈奴人,还包括鲜卑各部。

  多民族互相融汇,又互相征伐。

  可未曾想,竟皆与汉如此敌对!

  “那也不至于连话都不让说,如此无理,孤必灭之。”

  “在下只是有个担心。”

  “有何担心?”

  “在下窃以为,此恐是诸葛孔明之诡计:其必是暗中遣人伪扮我军将士,对北地鲜卑诸部发起突袭。彼辈不知是计,只当是我军无故挑衅,故而才对我等如此敌视,欲除之而后快啊。”

  “嘶……”

  曹操倒吸了一口凉气,甚觉有理,遂瞪圆了眼睛:“诸葛村夫,何以何以歹毒至此!”

  众将皆愤而不言。

  “孤自西退黄沙之地,一路欲进凉州而不得。翻山越岭,穿漠渡河,风餐露宿,形容枯槁,几欲成那蛮夷胡人也!此等颠沛流离之苦,皆拜诸葛村夫所赐!今彼又施毒计,诱胡人与孤为敌,断孤归朝之路,害我将士枉死 —— 此仇不共戴天!诸将听令!”

  “在!”

  “孤今日立誓:待孤踏平阻碍、归返许都之时,纵舍弃半壁河山,宁要从此声名受累、天下非议,也要将那诸葛村夫生擒活拿,剥其皮、抽其筋,碎尸万段以祭我阵亡将士!若违此誓,天诛地灭!”

  众将抱拳,齐声道:“喏!”

  曹操舒缓了一下心中郁火,看向了诸位谋士。

  “各位,可有破局之策?”

  张松此时纵恨,也只得无奈道:“可否立旗示好,再互使通信?”

  也就是说,在大旗上用胡语写明结好之意和赠礼诚意。

  给下一步谈判创造机会。

  “公达,此计可行否?”

  可荀攸的回答是:

  “在下斗胆揣测,以诸葛孔明之智计,断不会只行伪我军攻胡之策。

  其必是先遣人立我军旗号,向胡部示以善意:或假意许以粮草牛羊,令其放松戒备;待胡部放下敌意、再猝然发难,设杀胡部首领与精锐。

  如此一来,胡部既遭重创,又亲眼见我军旗号,必认定是我军背信弃义、蓄意加害。”

  曹操听这话,大吼一声“啊”!

  猛地抬手将案上的兵符、竹简尽数扫落在地。

  帐中文武皆肃然。

  曹操也觉得自己失态了,他长舒了一口气,努力的让自己平静下来。

  “公达,可有良策。”

  “并无良策,只有一愚策。”

  “说!”

  荀攸酝酿了一番,给出个无奈之策:“我们只有生擒胡人首领或者重要将官,言明结好之意,方能转达心意,否则,断难破局。”

  “生擒?”

  曹操闻言,眉目微醺,似生计来。

  ……

  距曹操大军三百里外,赵云奋勇生擒胡族大将乞伏炽磐,设酒宴相邀。

  当面陈明代大汉丞相曹操缔结友好之意。

  乞伏炽磐见礼宴丰厚,又观赵云面色正直宽厚,一看就不像会说谎的人。

  于是应其之约,与之会盟。

  而待其兵马尽至,马超却早已设下伏兵,一举尽夺其部众马匹。

  如此手段,至此已是第三次得手。

  诸葛亮身着胡裘,手握羽扇,正观塞北之风光。

  他确信,再给曹操一年的时间,亦未能得入中原之境。

  也不知现在许都情势如何?

  更不知曹操一朝归得许都,得知京师当今状况,又会是怎样一番心情。

  曹丕本非平庸之主,论及文韬武略,或许稍逊其父曹操一筹;但论起心机谋算、狠辣决绝,却半点不输给曹操。

  更何况,他有司马懿相助。

  想到了司马懿,他又想到了梦中所历之事。

  自己鞠躬尽瘁,辅佐了两代君主。

  司马懿历事曹魏三代,对曹氏基业始终秉持着耿耿忠心。

  有他在曹丕身侧镇局,想来许都的朝堂断不会那般轻易倾颓。

  坦率而言,诸葛亮对司马懿心底是存着几分惺惺相惜的。

  皆是乱世中难得的雄才,又都懂彼此筹谋间的深微。

  可偏偏各为其主,各守其志,这份对自家政权的赤诚,让两人终成无法相容的宿敌。

  忆及前世,诸葛亮曾于上方谷设下天罗地网,一心欲除司马懿,怎料一场骤雨猝然降下,硬生生浇灭了这必杀之局。

  后来他困守五丈原,遥望长安故都,满怀着兴复汉室的壮志徒留一声长叹,最终含泪而逝。

  而司马懿,却凭这一场“天助”侥幸逃出生天。

  如今再想除此人,想来也绝非易事。

  “先生,你在所思何事?”周不疑上前,轻声问道。

  诸葛亮嘴唇微动,淡然言道:“哦,我在想今江东之局,所至何处。”

  周不疑率真笑了笑:“依诸位先生之计,此时关将军或与江东水军于建业水战,而周瑜、程普、黄盖、吕蒙等名将俱在他处,建业必可得也,只是……”

  “只是什么?”

  周不疑沉思良久,忽然给出一个违反常理的猜想:

  “学生只是有些担忧,建业酣战之时,曹丕是否会突然派偏师南下,以收渔利。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