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9章 孙权走投无路,五将自献为质_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闻听此言,孙权亦眼眶发红,他强忍激动的情绪,死死盯着这位昔日之肱股。

  他好痛心,好失望!

  既是对鲁肃,又何尝不是对自己?

  他强咽下灼喉的痛楚,面容扭曲的说道:

  “子敬,你这句话……让孤感到好陌生……”

  鲁肃绷着脸,带着使臣特有的原则与坚决,冷漠而言:

  “吴侯,烦请决定吧!”

  “你让孤决定什么?”

  孙权双目冷寒,诘问道:“选谁留下、带谁同行?此事逼孤定夺,非要让孤在臣属面前,落个不仁不义,猪狗不如的名声?”

  说到此,孙权突然一挥手,玩味的摇头苦笑:“也罢,也罢,孤哪还有什么名声……”

  他忽然卸下自己配剑,丢在了鲁肃的面前。

  “你便割孤头颅而去,交给你的汉皇陛下。”

  鲁肃惶然一怔:“吴侯……”

  “孤唯有一请!”

  孙权目露坚决:“无论关羽是生是死,孤皆愿以己命相偿!

  刘备若真为行仁道之君,孤别无他求:只求他莫伤我江东臣属,只求他善待我江东百姓,只求他勿因孤而迁怒于小妹……”

  说完,闭上眼,竟是一副凛然求死之姿。

  这时,孙权身旁的臣属都不淡定了。

  坦率而言,孙权行事多遭世人非议。

  然其待麾下诸臣,却存一份难得之知遇与关怀。

  对待治下之民,更是体恤疾苦、躬行仁惠。

  若非太想着进步,以至于做出罔顾盟约、悖逆道义之事,定会是一位守成之良君仁主。

  此时此刻,他们心里或多或少的有点疼孙权了。

  而鲁肃又岂能拔剑而向孙权?

  那是旧主,亦是故朋,更是曾经肝胆相照的莫逆之交。

  鲁肃纵自戮于此,自也不会碰孙权一根汗毛。

  正这时,凌统凛然决绝,率先抱拳跪下:“主公,末将请为先锋杀出城去,宁死保主公安归建业!”

  孙权自知凌统之忠勇,但亦知此举成功率是有多么的渺茫。

  这只是这位忠勇少年不计成败的一腔热血罢了。

  “主公正值英年,不可枉死。”

  正这时,程普沉吟一声,亦抱拳跪下:“老臣年岁大了,没多少用了。老臣请命留在襄阳为质,换主公安归建业。”

  朱治亦一并跪下,慨然说道:

  “主公,朱治今年五十有七,亦无多时日,恳请留在襄阳,换主公安归。”

  黄盖亦抱拳,慨然道:“老夫年龄更大,就算找不到关羽,死亦无妨,恳请主公安归江东,勿以我等为念。”

  徐盛等亦下跪请命:“三人若不够半数,便算我徐盛一个。”

  “亦算我一个!”

  凌统亦上前,凛然抱拳:“鲁子敬!你若还念及往日江东同袍之情,便去向刘备进言:留我江东五人,这总该够了吧!”

  周泰急忙上前半步,伸手相阻:“公绩,你年纪尚轻,前路还长,断不可在此处涉险!要留,也该是我周泰留下!”

  陈武闻言相阻,目光坚定:“幼平将军,您身负护卫主公之责,自当随主公同行、不可远离。此等断后之事,还是让我留下更妥!”

  蒋钦亦抱拳请命:“陈将军乃主公麾下得力股肱,常随左右赞襄军机,断不可离主公半步,留后之事,还是由在下承之!”

  董袭亦上前请命:“各位俱是肱股。在下久历戎马,生死早已置之度外,此事理当由我董袭承担!”

  麾下之将,皆请命,愿留此为质。

  但孙权明白,这其中之目的却不尽相同。

  有人念孤之危,愿以身相救。

  譬如周泰、陈武、凌统等。

  有人怨孤之过,或试图相离。

  是谁,此刻孙权亦不愿妄猜。

  最终,留程普、黄盖、朱治、徐盛、凌统五人。

  诸多请命留下之中,孙权最不愿留的便是凌统。

  这少年将军忠勇可嘉,前路可期。

  是自己的得力臂膀。

  可凌统心意已决,跪在阶前再三叩请,言辞恳切,分毫不让。

  孙权望着他决绝的模样,心中已然明白:凌统此举,或许是为了当年甘宁杀父之事。

  念及此处,孙权终究是松了口,决意成全他这份赤诚孝心。

  此有老有少,共五位肱股大将,再加上鲁肃。

  虽非半数,但却皆是孙权倚重、军民信服的栋梁之臣,或可一谈。

  若刘备一方以“人数未过半数”为由拒不同意,那就还要再想办法。

  于是鲁肃只好暂允,携五将出城,与刘备见面。

  ……

  另一边,曹仁亦得与步骘见面。

  步骘请其出兵接应孙权过江北,曹仁轻蔑而笑:“既无关羽之头,何信其之诚?”

  “已攻破襄阳,还不能说明什么吗?”

  步骘据理力争:“当下境况,刘备气势正盛,若无孙曹两家携手,恐难抵其兵锋!届时刘备若尽占荆州、江东之地,势力愈发壮大,下一个要对付的,便是魏王疆土。将军岂会不知‘唇亡齿寒’之理?”

  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  按说,当下曹魏国力雄浑,兵马强盛,仍是天下诸侯中实力最盛者。

  可刘备一方,既承汉室正统、握有法理之名,又深得民心归附,更手握足以撼动曹魏根基、将其拉下神坛的恐怖战力。

  这般“名、心、力”三者兼具的威胁,恰恰是曹仁这般心向曹魏、以守护社稷为己任之人,最是忧心难安之事。

  而两强相争,一弱的倒向,就成了左右天下格局的关键砝码。

  曹仁看向程昱。

  见程昱微微颔首。

  曹仁站起身:“好,本将军即刻派出水军,佯攻襄阳,以接应吴侯得归江东!”

  步骘躬身相拜:“多谢将军!”

  ……

  刘备得见鲁肃安归,又带回五将,忙相问:“此去可有云长消息?”

  鲁肃摇头:“吴侯亦不知云长今在何处,愿以五将为质,请归江东。”

  法正肯定是不同意:“这太少了,臣数过,襄阳将旗大小共有二十八面,最少当出十四将,方可抵云长之重。”

  鲁肃叹气道:“孝直先生此言固是有理,可江东诸将皆是吴侯肱骨,今日能送出五人,已是吴侯忍痛之选。十四将之数,江东必难承受。

  若有性烈者,本怨吴侯,却恨陛下紧逼,自裁于此。

  反至两家再生仇怨,耽误了救云长之大计啊!”

  刘备心知,此五将虽不能和云长相比。

  但他们于江东却至关重要,吴侯愿以此相换,亦足见其归心之切。

  与其逼他鱼死网破,不如积极寻求解救云长之策。

  于是问到:“既如此,吴侯何时献城?”

  鲁肃肃然拱手,言辞利落:“陛下若已首肯,在下不敢耽搁,即刻便再入襄阳,面见吴侯,促其即刻献城!”

  喜欢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