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0章 孙权入江北,潘吕回交州_二周目阿斗,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而就在鲁肃出城前往襄阳的间隙,步骘恰好乘民舟自汉水赶回。

  他不敢有半分耽搁,甫一登岸便携信入城,快步奔至孙权面前禀报。

  孙权见他赶来,脸上满是无奈,轻声叹道:“子山啊,你来晚了一步。”

  步骘一愣,忙问道:“主公,何出此言?莫非期间有何变故?”

  孙权无奈之下,只得将鲁肃前来议和、已应允以五将为质换归江东的事一一告知。

  步骘闻言,心中顿时明了局势已难更改,却仍存一丝疑虑。

  “主公,刘备先前既要我们舍出半数将领,如今我们只愿献出五人,恐未达其预期,他们当真会同意此事吗?”

  “唉……”

  孙权无奈叹气:“孤今为鱼肉,只望鲁子敬能怀一丝故旧之情,说动刘备君臣,莫再紧逼,容我江东一线生机。”

  “所以,现在,我们在等着刘备那边的消息?”

  “正是!”

  步骘沉思片刻,立刻进言:“如今之际,莫不如勿等刘备回言。”

  孙权略一沉思:“莫非,真要走江北那条路?”

  “曹仁将军已然许下承诺,愿出兵相助,护送主公平安返回建业。他所求不多,只盼主公能传讯周瑜,待主公安归建业后,令其撤去对寿春的围攻,以此作为相助的条件。”

  “他如何相救?”

  “观城北之火,即刻派舟而至。佯攻襄阳,助主公登船入北。”

  孙权喉间一声哽咽,握着案几的手微微收紧。

  他有点想走这条路,但又实在不知该如何向远在寿春的周瑜下达“撤军”的命令。

  可转念一想,与其寄望刘备突发善心,倒不如借着曹仁的助力返回建业心里更踏实些。

  他望着帐外暮色渐沉,却越想越心焦。

  看刘备如今的架势,若关羽当真亡于长江之上,他必率大军席卷江东;

  那时若有曹魏在侧牵制,江东尚可多一分喘息之机。

  可若是在这襄阳苦苦等下去,万一刘备不肯应允以五人为质,反倒再逼他交出更多将领,那江东便真的再无回转余地了。

  又或者说,这本就是刘备的一个计策。

  一次一次讨要将领,既是削弱己方势力,又是分割江东人心。

  最后,将他彻底困毙于襄阳城内。

  想到此,孙权已然下定决心。

  他喃喃自语:“与其把命交给刘备,莫不如请借曹仁一臂之力。”

  至少,他和自己并无仇怨。

  于是咬牙下令:“全军校尉及上,即刻至城北……”

  ……

  另一边,吕凯率领亲兵沿路寻访,总算在江陵之东的乐乡寻到了潘璋。

  此时的潘璋丢盔卸甲,狼狈不堪。

  先前他被驱离城外后,又遭周遭小镇兵马突袭,虽凭着一股悍勇杀退数波镇兵,麾下却折损惨重,如今不仅身受箭伤,身边随从也只剩寥寥数人。

  因怕沿途遇着刘备兵马,他不敢径直往襄阳去,只能绕着偏僻路径踽踽前行,万幸竟撞上了前来寻他的吕凯。

  可此时吕凯的境况也没好到哪里去。

  他随身带的兵马本就不多,一路上听闻刘备大军步步紧逼,只得东躲西藏。

  可即便如此,还是数次遭遇敌军,折损了不少人手。

  二人碰面后一番合计,决定让麾下残余兵卒换上百姓衣物,乔装成逃难之人往北而行,伺机靠近襄阳。

  谁知抵达襄阳城外时,二人却被眼前景象惊住。

  整个襄阳城已被刘备大军围得水泄不通,连只飞鸟都难进出,这般境况,想入城面见吴侯已是痴心妄想。

  几番猜测和探讨之后,二人皆认为主公十有八九是要借北方通道返回吴地。

  而对他们二人来说,如今只有两条路可选,要么就地投降刘备,要么便另寻法子归吴与主公汇合。

  可细想之下,从江东水路归吴已是不可能。

  而荆州之东,江夏、长沙、桂阳三郡如今皆由刘备军坚守,水路也早已被死死封锁。

  吕凯沉吟半晌,忽然想出一计:“莫不如往南去,交州有朱桓、骆统二位将军驻守,我们可以从那里绕回吴地!”

  吕凯闻言亦觉这是眼下唯一可行之策,当即点头应下,二人便带着残部悄悄转向南方而去。

  ……

  当鲁肃再入襄阳城时,却再也寻不到吴侯的身影。

  城中只剩无数被弃下的吴军士兵,皆跪伏在地,双手奉上兵器缴械投降。

  鲁肃急忙上前追问孙权去向,士兵们颤声答道:“吴侯已乘舟往江北去了。”

  鲁肃快步登上襄阳城楼,举目向北眺望。

  只见平静的江面上二十余艘船只正缓缓向北岸开进。

  鲁肃心中瞬间明了方才发生的一切,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,口中喃喃道:

  “主公啊!曹魏素多谲诈,主公竟宁信其诺,而不信肃与陛下,何怪身陷危局也……”

  当即命人大开城门,迎刘备入城。

  至此,刘备再度夺回襄阳。

  但他并无半点喜幸之意,只因关羽尚未归荆。

  “孙权既献五将,却终未愿履约,北投曹魏而去。”

  刘备目含沉郁,眸底忧色难散,沉声问道:“莫非孙权已知云长凶讯,因不敢践我之约,竟转投北方曹魏去了?”

  众人面面相觑,江东五将亦在帐中,此刻亦感困惑。

  程普上前一步,双手抱拳躬身进言:“陛下,臣曾亲见关将军引火焚烧臣的运兵舟船,之后便率部沿江南下。如今虽不知将军具体在何处,但臣敢以性命担保,关将军绝非吴侯所害!”

  刘备红眼质问:“既非他害,那云长到底身在何处?”

  程普低眉叹气:“臣……亦不知。”

  此刻,黄忠走上前:“陛下,臣愿担保,老程素来性情磊落,他所言之事,当为可信。”

  “那朕接下来又该如何?”

  法正快步上前,双手抱拳躬身进言:“陛下,如今吴侯既已投向北魏,云长将军踪迹未明,依臣之见,莫不如即刻挥军东征。如此一来,既可借机寻访营救云长将军,又可收复江东失地,岂不两全其美?”

  刘备踌躇之际,却又有两位信使带信前来。

  一则来自江夏,乃徐庶手书。

  一则来自海昏,乃雷绪求救之信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